聯系人:李女士 李先生
手 機:18633993616
13803150633
電 話:0315-3163180
傳 真:0315-3163163
地 址:樂亭縣臨港產業聚集區
必看的石灰窯操作技術
發布時間:2020-05-28 瀏覽次數:已瀏覽 次
一、煅燒區的延長或縮短煅燒區延伸主要表現為灰溫和爐頂溫度的升高。產生的原因通常是:窯壁結瘤,阻礙了窯的正常通風;燃料顆粒大小不均勻,顆粒較大的燃料通常在窯周圍滾動,而顆粒較小的燃料則留在窯中心。通過這種方式,進入窯內的空氣試圖以較小的阻力向上燃燒周圍的部分。中心物料密度大,空氣阻力大,中心燃料因缺氧燃燒緩慢,導致煅燒區延長。在這種情況下,首先要檢查石灰石和焦炭的篩子,確保進入窯內的物料粒度均勻;檢查窯頂分配裝置,使窯內石灰石和焦炭均勻分布。
煅燒區的縮短通常是由較小的聚焦比引起的。此時,石灰窯生料燒成能力提高,窯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降低,窯溫降低。處理方法是在不改變灰分輸出的情況下,適當提高聚焦比。
2。煅燒帶上下移動
1》 由于燃料顆粒尺寸過小,燃料過早燃燒,煅燒帶通常向上移動。此外,當輸出量過小或送風量過大時,也會出現這種情況。伴隨著這種現象,窯頂出口窯氣溫度升高,窯底灰溫降低,生料燒成量增加。處理方法是檢查焦炭篩分情況。如果燃料粒度過小,應及時調整粒度,對焦粉進行篩分,適當提高焦比0.2~0.3%。如果輸出量過小或送風量過大,應及時增大輸出量或調整風量。煅燒帶恢復正常后,再按正常輸出或送風。
2》 煅燒帶下移通常是由于燃料粒度過大;出灰量過大,使石子停留在窯內時間短;或是風壓小,送風阻力大,風量不足,調整不及時。其特點是出灰溫度升高,窯氣溫度降低,出灰時焦炭呈紅色或未燃燒。在這種情況下,必須減少輸出量,并適當增加空氣量。
3部分窯
局部窯現象主要表現在窯體同一水平段溫差過大,通常是由于布料和出料分布不均、通風不均或窯壁某處結瘤所致。此時,窯料表面一側發生嚴重火災,窯底溫度高。在灰中,不僅有生石灰和過燒石灰,還有石灰石和未燒焦炭。此時的石灰質量非常差。
當遇到局部燒焦現象時,如果是由于結焦引起的,應先處理結焦,并檢查織物狀況。在操作中,應遵循多出少出的原則,保持正常輸出,減少每班進刀次數,并將料面向下移動到一定深度。降低材料層的過程應緩慢并逐步進行。在降低物料表面的過程中,由于窯氣溫度升高,熱利用率降低,調整時應提高焦比0.2-0.3%。確認料位達到預定位置后,開始投料,先加入2桶焦炭,待料面燃燒均勻后,即可投料。喂料過程中間有一個停頓,然后繼續喂料,直到達到正常水平。下料從下料后1小時開始,每小時2次,每次5分鐘(停止下料時不下料),正常下料至料位正常。送料初期送風量應低于正常送風量,隨著料位升高,送風量隨最高溫度逐漸增大。投料時最高溫度控制在140~160℃之間。
4結焦掛瘤
結焦和掛瘤的主要原因是:
(1) 石灰石中含有二氧化硅等雜質;
(2) 燃料的含水量也